找到相关内容32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华严宗的圆融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的是,自宋代开始加速进行的佛教各派的融合实践,也直接受到华严圆融精神的促动。北宋初年,省常(959——1020)倡导的华严与净土的融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使用的经典主要是《华严经·净行品》,但是他...对象方面,省常把华严经典和净土经典中讲的佛菩萨混合起来,共同作为崇拜对象。他所崇拜的主佛是毗卢遮那,这里又有普贤和文殊(即文中的“妙德”),吸收了华严宗从《华严经》中概括出来的“华严三圣”。还吸收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051348.html
  • 月霞法师倡导僧伽教育(1)

    ,毕生以弘扬华严为己任,成为三译华严座主。综观应慈一生,专弘华严,始终不懈,主要表现在办学、讲经和刻印华严经典等三方面。  办学:应慈在办学方面,除了在上海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协助月霞办理华严大学,继...法师是全国佛教界率先创办佛学院校,以普及佛教文化教育,培育僧才的高僧,因此,全国佛教界称上海地区是绍隆佛种的摇篮。  说近代上海是绍隆佛种的摇篮,不是没根据的。因为月霞法师于一九一四年在上海所办的华严...

    觉 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14462838.html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人生智慧

    一万五千颂大品般若等,所以般若部系,要以《小品般若》为最古,这与《十地经》是华严经典成立的先驱,后来也就成为华严经典成立的依据是相似的。日本学者在研究中把般若部经典分为四类:一是原始般若:即八千颂般若经的...弘扬后,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了。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可见他的弘通之盛!此经流通不绝,人们多诵读、研究此经。   一 传译   由于《金刚经》历代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多次被译出,现存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4661925.html
  • 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为例

    限于此品所述,其主要的特点有三:  第一、崇拜对象的融合。在佛教几类主要典籍中,在几个较大派别的学说中,有特定的佛菩萨信仰体系,与各自的教义理论密切联系。省常是把净土经典华严经典中讲的佛菩萨接纳过来,共同作为崇拜对象。这里有华严宗从《华严经》中概括出来的“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普贤和文殊(即“妙德”);有净土宗从净土经典中概括出来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和观世音,另外还加入了弥勒经典中...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545809.html
  • 试析《大乘大义章·次问念佛三昧并答》

    以及华严经典《十住除垢经》的法身思想等。他将佛身分为法身和化身,佛的法身是超出四大五根等诸有为生灭的现象,亦即“无去无来、无有起灭”、“玄廓之境”、“法身独运”、等等,而佛的化身则具有诸如寿量、相好、...问题。  一 讨论所依主要经典:《般舟三昧经》  “三昧”即为“定”。佛教的基本内容可归纳戒、定、慧三个部分,称为“三学”。 “三学”中“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由“戒”入“定”,自“定”发“慧”。有关...

    吴 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644149.html
  • 印度佛教哲学

    的初期,在印度很多地区特别是在南印度出现了一批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典,如般若经典、净土经典华严经典和法华经典等。一般认为般若经典中的八千颂《般若经》(小品)为最原始的般若经,以后逐渐增广。这种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多佛、三乘分别、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太乘的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或空宗,瑜伽行派或有宗。  中观派 创始人是龙树和他的学生提婆。龙树著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0856424.html
  •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

    研究形成风气,许多僧入都是从华严经典处得悟,例如大慧宗呆及云门宗人圆通法秀和圆通居讷等。  这种华严禅,追究其始祖,实际上是宗密。宗密既是华严宗人,也是禅宗人,他将华严宗和荷泽宗融为一体,是为华严禅,...儒道的四大原人观融合在真心的体系中,此所谓以本摄末,构成其融合性的华严禅的重要内容之一。宗密心学的体系,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人的本质、世界的本原问题,但他对传统哲学的否定,在理论发展的逻辑中,是一种...

    董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1262244.html
  • 诸佛感应论

    异。这是依法性及佛功德而观。   (二)就见佛理论而言:察大藏中,唯识的经典、般若的经典、如来藏经典华严经典中,都有提到见佛的问题,而且所见的佛境界也各有不同,所以理论上,我们绝对肯定唯识缘起、...接引往生极乐;而往昔流行的大乘经典,如《般舟三昧经》等,则是为了能亲闻佛法,得佛教化以能开悟解脱。所以不论是从临终蒙佛接引的立场,或蒙佛教诲、心开意解的立场,能见佛、与佛感应,都是大大有助于解脱道的成就...

    释惠空

    |念佛|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20118661.html
  • 龟川教信:华严学(一)

    表现而成有形式之表现来说《华严经》,其自身不得不说是象征的。其教学组织不只是科学的,也不是偏于神秘主义的,那是很明晰的采取哲学的型态,同时建立于象征主义上。吾人翻阅华严经典时,其整部经文累积之章句,含蓄...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之六本《华严经》。更有《华严经文义纲目》(大正三十五·页四九三中)及《华严经传记》(大正五十一·页一五三上——)有上本、中本、下本等三本种类,然而除略本以外之诸本经典,在...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441608.html
  • 龟川教信:华严学(二)

    中承受李通玄思想未有明白表示,因为他始终特别重视传统说。由于此,他对法藏直系弟子慧苑之非议,试以极力驳论。就经典解释上,与法藏有差异的李通玄也从华严传统中默杀出去,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而澄观以学者良心...只是华严经典最初由道琼传来谅是事实。天平十二年,由新罗学僧审详于金钟道场初讲《六十华严》。彼曾入唐亲灸法藏受学,禀承师志。另有慈州、镜忍、圆证为复讲师。讲《探玄记》,一年中讲二十卷,三年间讲毕《晋经》...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541609.html